《大兴学习之风》是201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八十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讲话的一部分,收录在习近平总书记《论党的自我革命》一书。该文围绕领导干部读书学习这个主题进行深刻论述,系统阐释了“领导干部要学什么”这个大问题。10多年过去了,再次重温该文,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为学之道,对于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一、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理论修养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他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同时,他还告诫全党:“干部要成长起来,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近14亿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人民的公仆,只有具备深厚的理论素养,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走得稳、走得远,才能肩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重任,跑好历史的接力棒。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看家本领。在他看来,只有学懂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领会了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头脑清醒、心明眼亮,才能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
二、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是党的意志主张在治党治国上的具体体现。学习贯彻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古人云:“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对全党全社会都具有风向标作用,更应该带头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邓小平曾讲:“共产党员一定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无论是不是党员,都要遵守国家的法律,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党的纪律里就包括这一条。遵守纪律的最高标准,是真正维护和坚决执行党的政策,国家的政策。”这一重要论述,立意高远,思想深刻,旨在要求共产党员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做到这一点。他进一步指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这是领导干部开展工作要做的基本准备,也是很重要的政治素养。不掌握这些,你根据什么制定决策、解决问题呀?就很可能会在工作中出这样那样的毛病。”
三、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教训更应引以为戒。”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他酷爱读史,手不释卷,学而不厌,对党史、国史更是钟爱有加,多次要求领导干部修好党史、国史这门功课。他指出:“领导干部通过学习党史、国史,认识和把握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丰富经验,可以获得思想的启迪、知识的武装,提高工作本领,站在历史的深厚基础上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他还说:“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他要求,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四、要认真学习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科技、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知识
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既要抓住学习重点,也要注意拓展学习领域。一代文宗欧阳修曾讲:“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学习的力度、深度、广度,是治学之要。领导干部做好工作,需要掌握各方面知识和技能,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丰富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打牢履职尽责的知识基础。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科技、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知识,领导干部要结合工作需要来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各种知识,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
五、要认真学习各种文史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学习文史知识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他还说:“优秀传统文化书籍作为古今中外文化精华的传世之作,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特别是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文化典籍蕴涵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大道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他曾深有感触地说:“各种文史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六、要认真学习文学知识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通过研读文学经典,能陶冶情操,增加才情,提高文学素养。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深厚的文学情怀,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人间佳话。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曾回忆:“我年轻时读了不少文学作品,涉猎了当时能找到的各种书籍,不仅其中许多精彩章节、隽永文字至今记忆犹新,而且从中悟出了不少生活真谛。”从梁家河到中南海,从躬耕基层到领航中国,读书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最大的爱好”。他博览群书,从书中汲取治国理政的大智慧;他身体力行垂范,用书香涵养民族精神力量。他不但自己酷爱文学,笔耕不辍,还提倡领导干部“了解一些文学知识,通过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
东晋大文学家陶渊明有言:“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精神气质和价值追求。广大领导干部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韧劲和恒心,带头读书学习,修身养志,增长才干,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作者系成都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